30
众所周知,柔性电子及其可穿戴器件不仅是当今科技的前沿和热点研究领域,而且由此开发出的很多产品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然而,始终没有解决产品自由缩放所需的超折叠问题,其关键环节之一是缺乏能够大量反复无损真折叠的导电材料。为此,在与多方合作实现导电材料超折叠的基础上(Matter, 2021, 4(10): 3232-3247),我院特聘研究员吴彤独立带队在超折叠导电材料的厚度极限和比表面极限两个方面同时再获新突破,相关成果“Appro...
29
近日,教育部公布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1年度)名单,同济大学新获批力学、化学2个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我院入选化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加上此前获批建设的数学、物理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4个基地,至此,同济大学共有6个基地入选“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也叫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是国家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规划建设的基础学科拔...
28
26
班级是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载体。为加强学院学生班级建设,给学生班委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自2019年起,我院每年举办班长论坛活动,邀请获得学院先进班集体的班干代表分享经验,借以将优秀的经验更好地传承。11月25日下午17:30我院在化学馆120举行主题为“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创优良学风班”的第四届班长论坛,本次论坛由学院团委副书记热依拉主持,学院党委副书记母朝静...
25
【编者按】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着“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发展、合作就业”的原则,以推动人才培养理念变革为着力点,切实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关注思想引领的温度、力度和效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拓展“开门办思政”的举措。学院践行“激活社会育人资源,赋能学生成长成才”理念,致力于将社会资源引入高校育人体系之中,形成学校—社会全方位育人合力,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院积极与企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