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行政机构
    • 学院党委
    • 相关机构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师资力量-
    • 重要人才计划
    • 正高级职称
    • 副高级职称
    • 中初级职称
  • 招生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科学研究.
    • 学科建设
    • 科研成果
    • 学术报告
    • 博士后流动站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党员发展
    • 党务公开
    • 工会工作
    • 关工委分会
  • 学生工作
    • 团学活动
    • 奖惩贷助
    • 就业指导
    • 管理制度
  • 校友园地
    • 校友活动
    • 校友联络
    • 毕业印记
  • 信息指南
    • 政策文件
    • 信息平台
English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行政机构
    • 学院党委
    • 相关机构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师资力量-
    • 重要人才计划
    • 正高级职称
    • 副高级职称
    • 中初级职称
  • 招生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科学研究.
    • 学科建设
    • 科研成果
    • 学术报告
    • 博士后流动站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党员发展
    • 党务公开
    • 工会工作
    • 关工委分会
  • 学生工作
    • 团学活动
    • 奖惩贷助
    • 就业指导
    • 管理制度
  • 校友园地
    • 校友活动
    • 校友联络
    • 毕业印记
  • 信息指南
    • 政策文件
    • 信息平台
首页-
首页-
首页 / 首页-

01

八月
陈伟杰研究员课题组Angewandte Chemie:钯催化环内1-氮杂烯丙基负离子的芳基化反应不对称合成无保护顺式-2,3-二芳基哌啶

3-芳基哌啶结构广泛存在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中。已知的合成方法大多需要通过较为繁琐的步骤构建哌啶环或进行3-位官能团转化,最终得到氮原子有保护基的三级胺产物。同时,该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研究较少。因此,发展新的方法由简单易得的原料便捷地合成3-芳基哌啶类化合物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近日,我院陈伟杰研究员课题组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Daniel Seidel教授合作,基于有机合成中少有研究的环内1-氮杂烯丙基负离子...

30

七月
刘明贤教授团队Angewandte Chemie:NH4+电荷载体配位氢键有机小分子用于快速和超稳定可充电锌离子电池

有机材料因其资源可持续性、结构多样性和功能可调性等优点,被视为可充电锌离子电池极具竞争力的正极材料。有机小分子电极材料比容量高,但易溶于电解液,引发电极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快速衰减,特别是在高倍率充放电时表现得尤为突出。此外,有机电极材料的性能也取决于电荷载体的扩散/配位动力学。相对于刚性金属Zn2+,NH4+具有柔性四面体结构、独特择优取向性、小的离子半径和质量,并且可以与有机活性基团形成氢键作用,实现快...

18

七月
学院召开主题教育领导班子调研成果交流会

7月18日下午,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班子调研成果交流会在化学馆会议室召开,汇报交流前一阶段的调研工作,进一步推动调研成果转化,持续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学院党委书记、学院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曹同成主持会议并讲话,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分别交流了主题教育调研情况和成果。曹同成围绕“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系统性不强和安全措施细节有待优化的问...

18

七月
学院召开主题教育领导班子调研成果交流会

7月18日下午,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班子调研成果交流会在化学馆会议室召开,汇报交流前一阶段的调研工作,进一步推动调研成果转化,持续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学院党委书记、学院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曹同成主持会议并讲话,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分别交流了主题教育调研情况和成果。曹同成围绕“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系统性不强和安全措施细节有待优化的问...

17

七月
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年暑期教学实习顺利完成

教学实习作为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培养的特色,是重要的实践环节,主要是安排学生前往各教学实习基地参访学习,近距离了解化学化工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业务工作范围、行业发展情况、有关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和对招收毕业生的能力要求等方面,让学生对专业学习和未来发展有机结合,明确人生目标,尽早规划个人职业生涯。2023年暑期教学实习于7月3日启动,至7月14日圆满结束。本次实习,2020级全体和2021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共...

17

七月
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年暑期教学实习顺利完成

教学实习作为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培养的特色,是重要的实践环节,主要是安排学生前往各教学实习基地参访学习,近距离了解化学化工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业务工作范围、行业发展情况、有关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和对招收毕业生的能力要求等方面,让学生对专业学习和未来发展有机结合,明确人生目标,尽早规划个人职业生涯。2023年暑期教学实习于7月3日启动,至7月14日圆满结束。本次实习,2020级全体和2021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共...

14

七月
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会改革情况(自评公开)

07

七月
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会改革情况(自评公开)

首页上页1...7576777879...270下页尾页

Copyright © 2025 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