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心理委员工作能力,部署五月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学院于4月21日中午在工程馆203举办“2025年度同济大学化学学院心理委员培训暨五月心理健康月动员大会”。学院党委副书记唐育虹、学院心理辅导员丁奇、刘伟伟及全体本研心理委员参加此次活动。
会议伊始,唐育虹老师以“用心、细心、耐心”为核心,阐述了学院心理健康工作的理念与实践方向,强调“心理育人需倾注情感、深耕细节、久久为功”。
会上,同济大学2024年度优秀心理委员胡富珍、李泽坤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和心得体会展开了分享。胡富珍提到:“心理委员不仅是倾听者,更是传递温暖的纽带,日常的主动关怀和细节观察至关重要。”李泽坤则通过一年多的工作实践阐述了“非评判性倾听”与“资源链接”在心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强调“用陪伴传递支持,用行动守护安全”。
丁奇老师结合两位优秀心理委员的发言,进一步明晰了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与工作技能。她指出,心理委员需立足“同学”身份优势,以“观察员”“宣传员”“联络员”三重角色服务班级,同时强化责任意识:“当涉及生命安全问题时,必须突破保密原则,第一时间联动班主任、辅导员和专业力量。”
刘伟伟老师对五月心理健康月活动方案进行详细解读,她号召全体心理委员以五月活动为契机,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火种”,带动更多同学关注心灵成长。
最后,聚焦“心理委员如何协同班主任、辅导员开展工作”这一主题,系统介绍了学校、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平台支持。一方面,学院针对班主任、心理委员、心理辅导员构建了分层分类的普及教育体系;另一方面,依托“宿舍-班级-学院-学校”四级快速反应渠道、“朋辈-师长”人际支持网络及家校联动机制,完善心理帮扶与干预体系。会议明确心理委员作为“关键节点”的职责,强调通过日常关怀、信息反馈、活动组织等方式,与教师团队形成合力,共同织密校园心理安全网。
本次大会通过经验分享、技能培训与工作部署,为心理委员赋能增效,也为五月心理健康月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动全员育心、全心育人,助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