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评选活动。具体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
申报对象为同济大学研究生导师(或导师组)与所指导的研究生共同构成的导学团队。应符合以下条件:
1.参评导学团队的导师为我校全职教师,研究生为在校研究生;
2.团队近5年来无以下情况:导师或指导的研究生有违反思想道德、学术道德行为或受到学校纪律处分;导师所指导的研究生学位授予后,上海市或教育部抽检被认定为“问题论文”;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安全稳定等方面发生重大事故。
上一届获评“‘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标兵”的团队原则上不再参评。
二、评选标准
“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评选,旨在以评促建,挖掘、选树一批在研究生思想引领、学术研究、创新实践、学风建设、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研究生导学团队,以点带面、示范引领,进一步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构建导学育人共同体,强化研究生导学思政,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1.厚德。导师政治素质过硬,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坚持“四个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作风正派,注重对研究生的思想引领,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主动承担班主任、驻楼导师等工作。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在指导研究生时能够确保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注重培养研究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研究生理想信念坚定,秉承家国情怀,具备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在校研究生综合素养较高,已毕业研究生社会贡献度及认可度高。
2.致知。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团队工作导向。加强学风建设,坚守科学精神、学术诚信、学术规范和伦理道德,潜心治学,具有较强的知识素养、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立足社会发展建设,主动承担科技攻关重任,参与省部级及以上重点科研课题,公开发表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等。
3.笃行。重视对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统筹安排研究生学习、科研与实践活动,鼓励和指导研究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拓展研究生视野。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鼓励研究生结合国家需要,到基层、西部和国家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建功立业。研究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在导师的指导和支持下勇于创新创业,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4.尚和。团队管理制度规范健全,具备和谐融洽的师生互动氛围。导师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关怀,与研究生定期沟通交流,对研究生在日常学习科研、生活中遇到的思想困惑和现实困难主动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注重团队文化建设,经常开展团队建设活动,团队凝聚力、向心力强,团队成员团结互助、共同进步。
三、评选流程
1.学院推荐
各学院通过团队自荐、学院推荐等方式开展学院内部遴选推荐。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基础上,经学院党政联席会审议后报送,每个学院推荐1-2个“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候选团队。
2.资格审查
学校评审工作组对各学院申报团队提供的材料进行资格审查,遴选符合参评条件的“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候选团队。
3.学校初审
学校评审工作组开展初审,确定入围终审环节的候选团队。
4.学校终审
学校评审工作组召开评审会,评选产生“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包括“‘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标兵”和“‘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
5.表彰与宣传
学校对获评团队进行表彰,给予“‘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标兵”20000元建设经费,给予“‘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10000元建设经费,各团队根据建设意见,开展相关建设活动。当年获评“‘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标兵”的团队,在次年研究生院分配研究生名额时,额外配套1个名额,由导学团队主导师统筹安排。对获奖团队的事迹和成果开展宣传,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效应。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组织。“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评选活动是加强研究生培养和导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各单位应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促指导。
2.广泛动员,扩大影响。各单位要广泛组织动员研究生导学团队积极申报,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形成积极推进卓越导学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3.结合实际,务求实效。各单位要通过“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评选活动,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切实提升育人实效。
五、材料报送及联系方式
请各课题组于2024年4月8日前将同济大学“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申报书电子版发送至邮箱krista_ding@163.com。
联系方式:丁老师 65982758 krista_ding@163.com
附件:同济大学“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申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