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顶尖化学家Stefanie Dehnen院士做客同济大学高等讲堂畅谈原子级精密纳米团簇的非凡特性
    时间:2025-10-31     浏览:


       日前,国际著名化学家、德国顶尖大学之一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纳米技术研究所所长Stefanie Dehnen教授应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弛教授邀请,莅临同济大学校级高等讲堂,在同济大学逸夫楼一楼报告厅为在场约350名同济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多元团簇:具有非凡性质的原子级精密纳米物体”的学术盛宴。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学术氛围热烈。

讲座开始前,同济大学党委书记郑庆华院士会见了Dehnen教授,对她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其在推动国际化学科学发展和中德化学交流等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表示赞赏。郑书记亲自为Dehnen教授颁发了荣誉证书,并合影留念,以感谢她为同济师生带来的精彩报告以及对同济大学化学学科发展的支持。

图一:郑庆华书记为Dehnen教授颁发荣誉证书


作为当今无机化学领域的领军人物,Stefanie Dehnen教授身兼多项重要学术职务,包括欧洲科学院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德国化学会理事长、美国化学会《无机化学》主编,以及新近获颁的中国化学会荣誉会士。她因在多元(半)金属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先后荣获20多项重要国际学术奖项、荣誉和学术承认,2022年还荣膺被视为德国最高科研荣誉的“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奖”。

在本次高等讲堂讲座中,Dehnen教授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她的前沿研究成果。她指出,团簇化合物的性能极大地依赖于其在纳米尺度上多样化的化学组成与独特的结构基元,这些特性使其在分子捕获与活化、极端非线性光学材料等前沿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她的研究团队通过精准选用p区元素前体,使其与其他金属配合物或有机化合物反应,实现了对团簇元素组成的精确调控,从而创制出具有金属化物型或金属酸盐型结构的全新团簇。

 

图二:Dehnen教授讲座中


Dehnen教授分享的系列创新性工作,为设计新一代功能分子材料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途径,其深邃的学术见解和清晰的阐述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在互动环节,与会师生踊跃提问,就团簇的合成策略、性能调控及未来应用等话题与Dehnen教授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交流。

 

 

图三:现场师生踊跃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