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行政机构
    • 党委机构
    • 相关机构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师资力量
    • 人才计划
    • 正高级职称
    • 副高级职称
    • 中初级职称
  • 招生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招生公告
  • 科学研究
    • 学科建设
    • 科研成果
    • 学术报告
    • 博士后流动站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党员发展
    • 党务公开
    • 工会工作
    • 关工委分会
  • 学生工作
    • 团学活动
    • 奖惩贷助
    • 就业指导
    • 管理制度
  • 校友园地
    • 校友活动
    • 校友联络
    • 毕业印记
  • 人才引进
  • 信息指南
    • 政策文件
    • 信息平台
English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行政机构
    • 党委机构
    • 相关机构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师资力量
    • 人才计划
    • 正高级职称
    • 副高级职称
    • 中初级职称
  • 招生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招生公告
  • 科学研究
    • 学科建设
    • 科研成果
    • 学术报告
    • 博士后流动站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党员发展
    • 党务公开
    • 工会工作
    • 关工委分会
  • 学生工作
    • 团学活动
    • 奖惩贷助
    • 就业指导
    • 管理制度
  • 校友园地
    • 校友活动
    • 校友联络
    • 毕业印记
  • 人才引进
  • 信息指南
    • 政策文件
    • 信息平台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 学科建设
  • 科研成果
  • 学术报告
  • 博士后流动站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15

2022-07
2022年7月最新ESI国际排名发布,同济化学学科排名第203位

       2022年7月14日,科睿唯安发布了最新的ESI数据。       数据显示同济大学化学学科目前国际排名203位,ESI国际排名千分位1.28‰

07

2022-07
刘明贤团队通过二硝基苯阴极中阴离子共嵌插电荷存储实现高性能水系锌-有机电池,相关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近日,我院刘明贤教授研究团队报道了二硝基苯作为锌-有机电池阴极材料,揭示了硝基芳烃阴极中阴离子共嵌插电荷存储机制,促进硝基位点的高效利用和低反应能垒的快速氧化还原速率,实现了水系锌-有机电池高比容量和长循环寿命协同输出。相关成果“Anionic Co-insertion Charge Storage in Dinitrobenzene Cathodes for High-Performance Aqueous Zinc−Organic Batteries”以Research Article的形式在线发表于化学领域著名的国际...

10

2022-06
闫冰教授出版专著系统总结稀土-MOFs杂化材料的光响应化学传感器最新研究进展

日前,我院闫冰教授独立撰写的英文学术专著《Rare Earth Metal-Organic Framework Hybrid Materials for Luminescence Responsive Chemical Sensors》在Elsevier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继2017年独立撰写英文专著《Photofunctional Rare Earth Hyrid Materials》在Springer出版社出版之后,闫冰教授的又一本学术力作!该书系统概括和总结了稀土金属有机框架杂化材料在光响应化学传感领域的研究进展,全书共538页,含6部分15章。第...

22

2022-05
李良春课题组在二维光响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光响应由于具有非破坏性、快速响应性、直接可控且无污染等特点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研究开发新型的光响应材料是当前研究中的一大热点但也面临着居多挑战。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由于具有晶态结构的高度有序性、可设计性和多样性是创制高性能光响应材料的理想载体。我院李良春教授课题组致力于把有机硅与MOFs材料相融合,开展交叉研究。近日,该课题组的相关研究成果以Delicate and Fast Photochemical Surface Modification ...

19

2022-05
“同舟共济向未来”——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朱志荣团队与中国石油合作攻关工业催化剂项目取得成功

   在同济大学115周年校庆日将临之际,我校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收到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阳石化分公司发来的贺信。   在同济大学喜迎115周年华诞之际,该司向我校全体师生员工致以最热烈、最诚挚的祝贺!贺信指出,进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以来,同济大学积极贯彻习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指导思想,紧跟国家战略,直面社会需求,着力为企业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科研成果卓著。   据悉,我校化学科学与...

17

2022-05
张弛研究团队在金属氧氟化物日盲紫外晶体中实现了带隙和倍频效应同步增益

深紫外、日盲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在激光技术、医疗诊断、短波通讯、火灾监控和激光制导等领域具有着重大的实际应用,目前已初步商业化的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因其结构缺陷或相位不匹配等不能满足短波紫外频率转化的需求,极大地阻碍了现代激光晶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实际应用。研制可应用于紫外、深紫外波段且性能优异,特别是具有大二阶非线性系数、宽带隙且能实现相位匹配的晶体是当前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

13

2022-05
2022年5月最新ESI国际排名发布,同济化学学科排名第204位

2022年5月12日,科睿唯安发布了最新的ESI数据。 数据显示同济大学化学学科目前国际排名204位,ESI国际排名千分位1.32‰

17

2022-03
黄智鹏、张弛团队在表面端基调制MXene非线性光学吸收性能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摘要图片日前,我院黄智鹏教授、张弛院士团队通过电化学手段调控碳化钛MXenes材料表面端基类型,调制MXenes材料非线性光学吸收性能,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ACS Nano (ACS Nano, 2022, 16(1), 394-404)上。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非线性光学材料在激光、通信、材料分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二维非线性光学材料因其强激子效应、超快载流子动力学、高电荷离域性等特点,在各种非线性光学材料中脱颖而出,成为非线...

首页上页1...1516171819...32下页尾页

Copyright © 2025 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