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行政机构
    • 党委机构
    • 相关机构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师资力量
    • 人才计划
    • 正高级职称
    • 副高级职称
    • 中初级职称
  • 招生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招生公告
  • 科学研究
    • 学科建设
    • 科研成果
    • 学术报告
    • 博士后流动站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党员发展
    • 党务公开
    • 工会工作
    • 关工委分会
  • 学生工作
    • 团学活动
    • 奖惩贷助
    • 就业指导
    • 管理制度
  • 校友园地
    • 校友活动
    • 校友联络
    • 毕业印记
  • 人才引进
  • 信息指南
    • 政策文件
    • 信息平台
English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行政机构
    • 党委机构
    • 相关机构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师资力量
    • 人才计划
    • 正高级职称
    • 副高级职称
    • 中初级职称
  • 招生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招生公告
  • 科学研究
    • 学科建设
    • 科研成果
    • 学术报告
    • 博士后流动站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党员发展
    • 党务公开
    • 工会工作
    • 关工委分会
  • 学生工作
    • 团学活动
    • 奖惩贷助
    • 就业指导
    • 管理制度
  • 校友园地
    • 校友活动
    • 校友联络
    • 毕业印记
  • 人才引进
  • 信息指南
    • 政策文件
    • 信息平台
信息中心
信息中心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首页 / 信息中心 / 新闻动态

07

2022-04
志愿者说丨以同舟之情,扬济世之心(校外篇)

17

2022-03
黄智鹏、张弛团队在表面端基调制MXene非线性光学吸收性能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摘要图片日前,我院黄智鹏教授、张弛院士团队通过电化学手段调控碳化钛MXenes材料表面端基类型,调制MXenes材料非线性光学吸收性能,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ACS Nano (ACS Nano, 2022, 16(1), 394-404)上。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非线性光学材料在激光、通信、材料分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二维非线性光学材料因其强激子效应、超快载流子动力学、高电荷离域性等特点,在各种非线性光学材料中脱颖而出,成为非线...

04

2022-03
陈涛教授课题组在柔性生物燃料电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纳米快报》

    近日,我院陈涛教授课题组在柔性生物燃料电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Flexible and Stretchable Enzymatic Biofuel Cell with High Performance Enabled by Textile Electrodes and Polymer Hydrogel Electrolyte为题发表在国际纳米材料重要学术期刊《纳米快报》(Nano Letters)上。    柔性可穿戴电子产品因其在便携显示、在线传感、人类健康管理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而备受关注,因此,发展与上述柔性电子具有...

02

2022-03
【学习平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02

2022-03
同济大学新学期开学工作会议召开,部署2022年学校重点工作

01

2022-03
喜报 | 吴超获评同济大学2021年优秀出站博士后研究人员

    日前,学校发布《关于表彰2021年优秀出站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决定》的文件。根据《同济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管理细则》(同济人〔2021〕87号)的精神,在当年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中开展评优活动。经个人申请、流动站推荐、专家评审、人事处审定和网上公示,并经主管校领导批准,吴超等19人被评为同济大学2021年优秀出站博士后研究人员。    吴超博士系我院2021年出站博士后研究人员,目前已入职学院,担任副教授。吴超博士的合...

01

2022-03
喜报 | 吴超获评同济大学2021年优秀出站博士后研究人员

    日前,学校发布《关于表彰2021年优秀出站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决定》的文件。根据《同济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管理细则》(同济人〔2021〕87号)的精神,在当年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中开展评优活动。经个人申请、流动站推荐、专家评审、人事处审定和网上公示,并经主管校领导批准,吴超等19人被评为同济大学2021年优秀出站博士后研究人员。    吴超博士系我院2021年出站博士后研究人员,目前已入职学院,担任副教授。吴超博士的合...

23

2022-02
徐涛教授课题组在光镍催化α-芳基磷酸酯化合物不对称合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手性含膦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活性分子中,同时也是重要的手性催化剂和配体,极大地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在不对称催化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随着金属催化的不断发展与深入,更加凸显手性配体在化学合成以及医药、材料、精细化工等领域中的重大作用。然而,手性含膦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十分有限,多依赖于手性拆分等手段。而通过含膦化合物的不对称碳碳成键反应为合成手性含膦化合物提供了一条非常便利的途径。 ...

首页上页1...131132133134135...282下页尾页

Copyright © 2025 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