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行政机构
    • 学院党委
    • 相关机构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师资力量
    • 人才计划
    • 正高级职称
    • 副高级职称
    • 中初级职称
  • 招生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招生公告
  • 科学研究
    • 学科建设
    • 科研成果
    • 学术报告
    • 博士后流动站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党员发展
    • 党务公开
    • 工会工作
    • 关工委分会
  • 学生工作
    • 团学活动
    • 奖惩贷助
    • 就业指导
    • 管理制度
  • 校友园地
    • 校友活动
    • 校友联络
    • 毕业印记
  • 人才引进
  • 信息指南
    • 政策文件
    • 信息平台
English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行政机构
    • 学院党委
    • 相关机构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师资力量
    • 人才计划
    • 正高级职称
    • 副高级职称
    • 中初级职称
  • 招生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招生公告
  • 科学研究
    • 学科建设
    • 科研成果
    • 学术报告
    • 博士后流动站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党员发展
    • 党务公开
    • 工会工作
    • 关工委分会
  • 学生工作
    • 团学活动
    • 奖惩贷助
    • 就业指导
    • 管理制度
  • 校友园地
    • 校友活动
    • 校友联络
    • 毕业印记
  • 人才引进
  • 信息指南
    • 政策文件
    • 信息平台
信息中心
信息中心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首页 / 信息中心 / 新闻动态

17

2025-02
郑生财/赵晓明团队利用轴手性β-芳基卟啉铱(III)络合物高效催化烯烃环丙烷化反应,研究成果发表于《Chem Catalysis》

环丙烷结构在药物、天然产物和材料科学中的广泛存在,开发高效、多功能的不对称催化方法合成手性环丙烷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过渡金属催化烯烃与重氮化合物的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是一种直接且有效的方法。尽管手性金属卟啉作为催化剂已被应用于合成含有手性环丙烷类化合物,但辅助双电子金属类催化剂缺乏高效通用的的手性卟啉骨架。近日,我院郑生财/赵晓明团队在前期开发出的新型C₄对称轴向手性β-芳基卟啉配体辅助铱金属C(sp...

08

2025-02
刘明贤、甘礼华教授研究团队通过NH4+诱导阴极界面电荷重构实现高效储能,研究成果发表于《Nano-Micro Letters》

Zn2+作为锌离子混合电容器中典型的高活性金属电荷载体,因其较大的水合离子半径和高脱溶剂能垒,导致阴极/电解液界面动力学迟缓和电荷存储容量不足。非金属NH4+电荷载体由于尺寸小、质量轻和氢键效应,能够实现快速去溶剂化和空间电荷转移,成为调制阴极/电解液界面电化学行为以实现高效储能的更佳选择,但其反应机制尚未揭示。我院刘明贤、甘礼华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高效储能材料研究,课题组近期提出了一种NH4+诱导阳离子溶剂...

01

2025-02
刘明贤教授团队设计新型亲质子羰基聚合物正极材料用于锌-有机电池,研究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质子(H+)具有最小的离子尺寸和最轻的重量,其作为电荷载体将克服水系锌-有机电池的动力学和稳定性瓶颈,但需设计与之匹配的正极材料才能充分释放其潜力。羰基小分子因其高反应活性和H+配位敏感性而备受关注,但面临羰基位点利用率低、易溶于电解液等问题,导致电极容量衰减和稳定性降低。因此,亟待设计新型亲质子羰基正极材料,以全面提升质子存储性能。我院刘明贤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高效储能材料研究并应用于新能源电池开发...

17

2025-01
温鸣教授团队通过氧桥构建高效异质结催化剂催化多硫化锂的双向转化,研究成果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

锂硫电池因其理论容量高、环保和成本低等优势,被认为最有前途的能源存储系统之一。然而,多硫化锂(LiPSs)的穿梭效应和缓慢的反应动力学严重阻碍了锂硫电池的工业化发展。解决这些挑战的主要策略在于设计高效且耐久的双向催化剂。异质结材料作为最有前景的电催化剂候选者,有望推动高能量密度锂硫电池的发展。然而异质结催化剂活性及耐久性的进一步提高和异质结材料促进硫氧化还原动力学的详细功能机制仍不清楚。我院温鸣教授...

17

2025-01
蛇舞墨焕,共拓春韵 | 2025年TJchem留校学子迎春联谊打卡活动温馨落幕

17

2025-01
蛇舞墨焕,共拓春韵 | 2025年TJchem留校学子迎春联谊打卡活动温馨落幕

15

2025-01
闫冰教授团队构建了基于共价有机框架的仿生发光传感器,实现听觉、味觉与嗅觉信息监测的多模态感知,研究成果发表于《ACS Nano》

仿生传感器是一种模拟生物系统的传感器,通过模拟人类的感知系统来提升传感器性能和灵敏度,主要是在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等方面。声音作为一种无处不在的物理现象,是情感表达、文化传递及环境感知的重要载体。然而,听力障碍者由于疾病或先天性缺陷而无法有效感知声音。因此,研发高性能的仿生声学传感器具有重要的意义。味觉和嗅觉是人类感知食物的重要方式,在识别食物的种类和质量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苦味...

14

2025-01
李良春教授课题组提出自催化界面聚合的新方法制备酰胺共价有机框架图灵膜, 研究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共价有机框架(COFs)是一种新兴的晶态多孔聚合物材料,具有多种多样的拓扑和有序堆叠的有机网络结构。其结晶度源于框架的长程有序,是材料独特性质以及在分离和催化等方面实现应用的关键。然而晶态COFs材料的合成从机制上严格依赖于可逆的动态化学过程,这主要是由于可逆的动态化学在自组装形成晶体的过程中具有“错误检查和纠正(ECC)”的能力,进一步降低了组装的速度从而能获得高度的结晶性。由动态可逆键构建的COFs不可避...

首页上页1...7891011...282下页尾页

Copyright © 2025 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